關於本館
沿革與發展
關於檔案館
本所自1928年成立以來,即在首任所長傅斯年先生「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號召下,積極發掘考古文物、進行民族與語言的調查,以及蒐羅文書檔冊與稀見典籍。儘管因烽火蔓延,機構的駐點幾經播遷,但所內同仁在艱困的物質條件下,持續堅持專業研究,更能因應移徙的所在地,展開對當地史料的蒐集與族群的考察。
這些作為探究歷史文化線索的種種「東西」,分別庋藏於傅斯年圖書館以及考古館等各個相關單位,並自2001年起,透過參與國家型科技計畫進行全面數位化的整理工作。本所為更有效地統籌這批經年積累的成果,遂於2014年規劃建置檔案館,期能以檔案館為樞紐,逐步將所內典藏豐富多元的文書檔案、調查報告、信件書稿等,予以系統性的彙整與管理。同時也期許檔案館能承續過去「動手動腳」的傳統,廣搜博採各類具有研究價值性的「東西」,俾便研究者透過新材料的運用,鋪展出新學問的途徑。
本館成立後,初步以整理本所成立以來各種學術、行政與一般庶務之文書資料為主要任務,同時也積極徵求前輩學者之手稿、筆記、書信、日記與證照等檔案。行政庶務方面的檔案如戰前至1970年代各類預算帳本,涉及薪資、醫療、工程建築、宿舍分配、購買儀器等內容;學術活動資料則包括各時期學術工作報告,本所與各學術單位、學術基金會的往來紀錄等。影音檔案也是本館館藏的一大特色,內容涵蓋早年學者在中國各處進行方言調查所錄製的鋁製唱片、地方戲曲音樂等商業出版的蟲膠或黑膠唱片、錄製學術演講的盤式錄音帶、卡帶、CD光碟片等。在研究員檔案方面,本館藏有何茲全、嚴耕望、馬學良等學者的日記,陳槃、勞榦、金發根等前輩留存的書信文件。近年,顏娟英、洪金富、廖伯源、張以仁、管東貴先生等退休同仁亦陸續捐贈其學術卡片、讀書筆記、個人文稿等資料予本館收藏。
此外,本館也極為歡迎各界捐贈具典藏價值的檔案。自成立伊始即承蒙各方盛情厚愛,獲贈原藏於臺南農業改良場之日據時期的報告文獻、史學家何炳棣先生之書信手稿、臺大醫院精神科林憲醫師臨床與研究的筆記,以及漢醫博士莊淑旂女史的濟世遺澤等。
本館典藏這些珍貴材料,除善盡保管職責以傳于後世外,更將開放檔案以饗學界視為首要目標,積極加速編目與數位化進程。目前正進行資料庫建置工作,將可提供檢索、調閱影像檔之服務。期望在遵循檔案法與個資法的相關規定,並尊重捐贈者意願的前提下,落實全民共享及公平利用的權利。
這些作為探究歷史文化線索的種種「東西」,分別庋藏於傅斯年圖書館以及考古館等各個相關單位,並自2001年起,透過參與國家型科技計畫進行全面數位化的整理工作。本所為更有效地統籌這批經年積累的成果,遂於2014年規劃建置檔案館,期能以檔案館為樞紐,逐步將所內典藏豐富多元的文書檔案、調查報告、信件書稿等,予以系統性的彙整與管理。同時也期許檔案館能承續過去「動手動腳」的傳統,廣搜博採各類具有研究價值性的「東西」,俾便研究者透過新材料的運用,鋪展出新學問的途徑。
本館成立後,初步以整理本所成立以來各種學術、行政與一般庶務之文書資料為主要任務,同時也積極徵求前輩學者之手稿、筆記、書信、日記與證照等檔案。行政庶務方面的檔案如戰前至1970年代各類預算帳本,涉及薪資、醫療、工程建築、宿舍分配、購買儀器等內容;學術活動資料則包括各時期學術工作報告,本所與各學術單位、學術基金會的往來紀錄等。影音檔案也是本館館藏的一大特色,內容涵蓋早年學者在中國各處進行方言調查所錄製的鋁製唱片、地方戲曲音樂等商業出版的蟲膠或黑膠唱片、錄製學術演講的盤式錄音帶、卡帶、CD光碟片等。在研究員檔案方面,本館藏有何茲全、嚴耕望、馬學良等學者的日記,陳槃、勞榦、金發根等前輩留存的書信文件。近年,顏娟英、洪金富、廖伯源、張以仁、管東貴先生等退休同仁亦陸續捐贈其學術卡片、讀書筆記、個人文稿等資料予本館收藏。
此外,本館也極為歡迎各界捐贈具典藏價值的檔案。自成立伊始即承蒙各方盛情厚愛,獲贈原藏於臺南農業改良場之日據時期的報告文獻、史學家何炳棣先生之書信手稿、臺大醫院精神科林憲醫師臨床與研究的筆記,以及漢醫博士莊淑旂女史的濟世遺澤等。
本館典藏這些珍貴材料,除善盡保管職責以傳于後世外,更將開放檔案以饗學界視為首要目標,積極加速編目與數位化進程。目前正進行資料庫建置工作,將可提供檢索、調閱影像檔之服務。期望在遵循檔案法與個資法的相關規定,並尊重捐贈者意願的前提下,落實全民共享及公平利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