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語所行政檔案
中日戰爭期間,為了躲避空襲,史語所於1940年帶著大批圖書、標本與儀器,從昆明遷入四川李莊。當時中研院社會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同濟大學、營造學社也先後遷至,小鎮一時人文薈萃。但部分李莊居民對於這些學術單位懷有疑慮,甚至看到史語所的殷...
史語所行政檔案
學者外出開會或進行田野之後,經常得面對後續繁瑣的報帳程序。但前輩研究者留下的報帳資料,卻讓我們更具體理解他們的研究細節。1935年,李方桂與吳宗濟進行廣西方言調查的費用是由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補助。該次調查始於9/14,至同年的12/3...
史語所行政檔案
史語所檔案館典藏的早期所檔中,由於行政業務之需,也留存中研院其他各所的資料。例如在民國三十二年中研院提交給教育部的年度報告中,在陶孟和主持的社會科學研究所有21位研究員,包括:著名的經濟學家巫寶三、經濟史學者梁方仲、彭雨新,以及近代史...
史語所行政檔案
史語所檔案館收藏的所檔包含1940年代的文書收發簿冊。這些簿冊記錄本所對外聯絡公文的簡要事項與決議,內容涵蓋人事升遷、學術審查、書籍刊印、研究交流與其他行政庶務,整體反映當年史語所的主要往來機關與業務範疇。另外,1947年發文簿封底還...